LED芯片擴產加速 中小企業進退兩難
文章來源:恒光電器
發布時間:2014-06-07
瀏覽次數:次
未來兩三年內,LED芯片行業最終能生存下來的企業估計不超過10家。,車間照明,近來資本市場許多上市公司都聲稱要擴大產能,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很多中小企業卻都在縮減產能甚至已經停產。市場表面上整體產能在擴大,但更準確地說應該是市場正在整合產能, LED置換工程,尤其是上游外延芯片領域。
資本市場上,三安光電擬投資建設LED外延、芯片的研發與制造產業化項目,項目總投資額100億元;華燦光電(300323.SZ)也宣布擬投資LED外延芯片三期項目, led室內照明,項目總投資11.8億元,董秘葉愛民表示,公司產能不足,電工照明,現階段及未來兩年都會持續擴大產能。不僅僅是上市公司,一些規模較小的企業也向記者表達了今年將繼續擴產的計劃。對于大多數芯片企業而言,不擴大產能是等死,擴大產能也未必不死,中小企業已陷入進退兩難的地步。
正是由于行業利潤的縮水,LED產品進入平價期,企業唯有依靠擴大規模才能獲得更多利潤,這也就是為什么許多企業都在高喊擴大產能。
然而,照明產品,擴大產能必須有足夠雄厚的資金支持,即便企業投入了大量資金, led質量,也不見得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從目前現狀來看,很多企業并不具有這樣的實力,所以部分企業也選擇了縮產甚至停產。
“對于中小企業而言,LED球泡燈,LED天花燈,這個時候擴張產能根本沒有意義。”陳文淵說,“其實行業總產能基本是固定的,1000臺左右的MOCVD,企業資訊,未來也不會增加太多,且現在利用率都還不高。”
不擴大產能沒利潤,擴大產能沒資金,事實上中小企業面臨的尷尬還不僅如此。
陳文淵表示,在外延芯片市場,管理工廠所需要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成本占了公司總成本的大部分,商業照明,國際資訊,企業維護10臺機器的成本與三安光電這樣維護上百臺機器的成本相差無幾。“除了前五強的企業外,其他的機器設備都只有幾臺至十幾臺,沒有規模效應,成本根本降不下來。”
并且,以前很多做外延芯片的公司都是按五十至六十臺規模配置的廠房,這樣企業日常維護的成本也較高。陳文淵說:“因為原來大家都雄心壯志,設計,打算大干一番,所以廠房和機臺都按大規模裝修,可后來最終也就十幾臺規模,企業運營難以維持現在大規模的狀態,這又給企業造成了經營壓力。”
GLII提供的數據表明,LED照明工程, 2 0 1 2 年中國MOCVD產能利用率僅30%左右,開機率僅50%左右。雖然,在下游照明應用市場的需求拉動下,2013年MOCVD產能利用率上升至52%,開機率上升到70%左右,但仍顯不足,巨大的機器折舊損耗給企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此外,這些芯片企業如果接到的訂單來自一些比較大的行業龍頭,廠房照明,交貨后又要面臨45天至3個月的賬款拖延,這給芯片企業的資金周轉帶來不便,工程照明,甚至可能導致一些企業資金鏈斷裂而被拖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