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出口需“對癥下藥”
文章來源:恒光電器
發布時間:2015-03-30
瀏覽次數:次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中小企業的出口額便開始迅速地增長,工程照明,較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比重也在逐步上升,并表現出了強大的增長潛力。在我國,LED行業發展速度之快是顯而易見的,無論是產業規模還是國際地位,產品的出口都在多年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近幾年來出口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但是,機遇總是往往伴隨著風險的。在這個全球化加速到來、競爭愈演愈烈的年代,雖出口額不斷壯大,生產高速發展,但也存在著產品質量問題頻發、貿易壁壘、成本上漲等一系列問題。
雖在全球范圍內LED產品有著較廣泛的應用,出口總值也還在逐年遞增,但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問題也逐漸的暴露出來,如何抓住機遇、規避風險,照明產品,是企業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而在此之前,首先必須了解目前LED行業在出口的過程中面臨哪些問題,方能對癥下藥,做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1、自主品牌缺失
自主品牌其實就是需要自己去打造一個品牌出來,其所耗的人力物力財力以及時間都是長久和巨大的,但同時回報也是永久的。在營銷中,使用自主創新品牌是我國目前大力提倡的營銷方式。自主品牌也能夠很好的幫助企業開拓市場。但目前國內LED出口過程中,以自有品牌出口的企業只有極少數。
談及品牌問題,晶臺股份董事長龔文表示,照明資質,“企業品牌意識淡漠, LED置換工程,品牌培育力度不足,品牌附加值低,導致我國外貿型中小企業在國際市場的談判能力低下,并且其低利潤的局面在短期內也很難得到改觀。”
這樣一來,LED天花燈,市場競爭力不強等一系列問題都成為了企業出口的一大軟肋。長期下去,如果再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國內資訊,加強品牌建設,照明方案,就會失去自主品牌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地位。缺乏自主品牌, led亮化工程,國際拓展也是困難重重且出口加工企業仍處產業鏈最低端,品牌意識的缺失造成了企業銷售行為和營銷策略與品牌建設的不協調,使得品牌在消費者心中認知度沒有能夠很好的建立起來。
2、雙重競爭壓力
雖然LED應用領域廣泛,在許多細分市場都有很廣的前景。但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不斷的向LED行業靠攏,也有越來越多的LED企業開始開拓海外市場,一時間,出口成為LED產業發展的一種趨勢。
與國外大企業比,國內大部分企業綜合實力并不占優,這也是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在一個陌生的市場想要分得一杯羹,單靠便宜的價格顯然是無法實現的。如果參與出口的國內企業還是以價格戰作為制勝法寶,對于大家來說都是不利的,要理性的認識到行業競爭始終將回歸到對產品品質的追求。
據海關數據顯示, led亮化工程,2014年中國LED照明出口規模達到92.2億美金,同比增長68.6%。不難看出,國內企業在海外市場發力加大。“因為對于中國消費者而言,高端LED產品的價格偏高,接受度仍然沒有國外消費者高。”格天光電總經理張召魁認為,高端產品毛利率相對較高,所以對企業而言,他們更愿意選擇海外市場。
但是很多企業卻都忽視了,一味依靠出口是并不能讓LED產業實現長久發展,只有加大核心技術的研發,商業照明燈具,我國的LED行業才會真正進步,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提高產品品質,在國際上改變低價低質的不好印象。
3、自主知識產權意識薄弱
近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對cree指控的四家LED企業啟動337調查,引起了業界強烈的關注。
自2008年以來,我國LED企業多次遭受“337調查”。它指的是根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節,對不公平的進口行為進行調查,并采取制裁措施的做法,被認為是美國利用知識產權糾紛,阻止或限制外國企業或其產品進入美國市場的重要手段。
“近些年中國LED企業正在逐步實施“走出去”戰略,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市場,LED射燈,但往往走出國門的時候,辦公照明,LED專利成為影響中國LED企業海外發展的重要環節。”談及LED專利問題,龔文如是說道。
“像我們的客戶很多都是海外的,所以為了避免專利糾紛,照明產品,我們很多材料都是直接采購國外有專利的廠家的。”光脈電子總經理葉光凱認為,“國內企業更多的應該是合作共贏,通過資源整合,加強產業的上下游聯動,以應對國內外的專利風險。”
就國內而言,許多企業對知識產權本身認識不到位,經營思路還停留在“賺錢”的低級層次,導致國內部分企業嚴重受知識產權問題制約,造成日漸突出的產業主導權缺失危機。國內出口企業缺乏自主知識產權,對出口造成了不利影響,每年都會有較大的直接經濟損失。
“要想根本上解決專利問題,企業只有靠研發來實現。”慧谷化學李岱澤指出,如何突破技術難點是國內企業必須面對的重點問題,綠色照明,也是企業制勝之道。國內企業需要有知識產權意識,將知識產權作為自我保護的手段;政府需要在宏觀層面上去引導國內LED專利布局,幫助企業有針對性地進行專利補充。
雖然近些年我國大陸地區LED專利申請數量在大幅增長,但我國在全球LED知識產權格局中的地位并沒有因此得到根本改善,且在市場上仍嚴重缺乏公平有序的原則。正因如此知識產權問題常常演變成了專利的糾紛,貿易摩擦風險也在不斷加大。
LED產業知識產權問題就像“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于頂,隨時可能落下。它關系到整個LED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照明資質,如不能妥善解決可能引發一系列產業危機,產品市場將持續出現同質化競爭現象,產品也難以轉化產業利潤。而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不完善以及企業知識產權觀念淡薄是其主要原因。
[ 資訊搜索 ] [ ] [ ] [ ] [ ]